將傷痛書寫成驚悚愛戀故事的記憶:概述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Loving Highsmith

成功的小說家總是多情的。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在她的日記中寫道:「當你心中浮現一個念頭卻不去執行,它即會在體內腐爛。」

1921年生於美國德州的海史密斯,這輩子共累積了22部小說。她敘事手法的細膩與驚奇,讓她受到多位名導演的親睞,著名小說包含《火車怪客》、《天才雷普利》,以及女同志經典《鹽的代價》都被翻拍為電影。在1995年逝世後,透過海史密斯的日記與和她家人及愛人的訪談,促成了這部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 寫過無數迷人並高度複雜角色的海史密斯,終於也成為自己電影中的主角。

海史密斯在日記中將自己比喻為「永遠的尋愛者」(I'm the forever-seeking)。即使50年代的美國已有相當旺盛的同志文化,基於政治的因素,同志在公開場合仍被視為道德上的禁忌。不滿於美國的保守和狹隘,她在歐洲大量旅行,加上她對法語、西班牙語,甚至德語的熟練,使她的愛人們遍及巴黎、柏林與倫敦。

紀錄片的訪談中,這些愛人們對於海史密斯的記憶都是相對片斷的,彷彿也透露了她與這些女人們的關係,靠著大量書信與想像在維繫。而海史密斯的本質是一名孤僻、偏執、悲觀、多情,又可尋歡作樂的工作狂:她在人生與愛情的後期,拒絕再與別的女人同居,為了自己與自己的書寫而活。

即便如此,《尋愛小說家》透過與這些前愛人的對談,讓我看到不少海史密斯的迷人細節。

一名同為作家的愛人瑪莉珍.米克(Marijane Meaker)說,初次見到海史密斯時,她覺得驚奇,因為印象中作家總是比較邋遢的,可能只關心自己的小說與貓,但海史密斯卻是相對穿著華麗的,具有獨特個人魅力。海史密斯在歐洲的酒吧與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David Bowie)喝酒,並大方地請在場的每人一杯shot,就因為她當天身著三件式西裝。

米克描述海史密斯嗜酒如命,每日早晨都會邊工作邊喝光琴酒混合柳橙汁的飲料,與她預設海史密斯是自律、清醒以至於創作量驚人的狀態有高度反差。米克在紀錄片中說:「沒想到這麼會寫的人,居然會讓自己處境這麼脆弱。」或許米克所說的「脆弱」,即是指涉海史密斯在任何關係中,都無法全然透露自己的黑暗面,這或許也是她一段關係換過一段的原因之一。酗酒成為她逃避情感的模式。

雖然「被她征服的人數多到可以辦女人節」,但海史密斯也曾因為愛上有夫之婦,毅然決然在英國郊區買下整棟房子,就為了能與對方共進早餐。對於理想的愛情生活,她透露過,希望和伴侶同居於無人打擾的鄉村一起生活的渴望:「柴火與樹枝,蘋果和無花果,沒有電話和訪客,只有我們工作、滾床,還有今天誰煮飯的小世界。」海史密斯也為其他愛人寫道:「喜歡妳為我生命帶來的輕盈,輕盈指的是沒有沉重。」顯露她曾盼望藉由愛情得到心靈傷痛的救贖,與不同對象擁有多樣的情感交流。

我們難以評斷海史密斯是否是情場上的玩家,但她這輩子深愛的,卻也得不到的,可能是她母親的愛。紀錄片提及被外婆帶大的海史密斯,長大後發現自己的母親曾經在懷她時想過要墮胎,也因為懷她時與另一名非她生父的男人再婚,日後與海史密斯保持著相對疏離的關係。

這個經典的伊底帕斯情結,當然並非是海史密斯身分建構的成因,卻也使得她在開始尋覓親密關係時,經歷許多痛苦與創傷。包括,在知道母親不接受她的性向時,她也嘗試與男人交往和性交,甚至進行過性傾向矯正治療。

經歷過被拋棄與被拒絕的痛苦,海史密斯下定決心「要把生命中每一個災難變成美好的事物」。成為小說家的過程,即是她用書寫的方式,替代自己無法經歷或擁有的人生。一個人的生命太過微小與局限,創作即是採取自己的生命經驗,並用想像力將它擴充成為文學的形式。

海史密斯曾說:「寫作是唯一能感覺體面的方式。」她對情人的愛難以持久,但對寫作卻十足地忠貞。她能忍受獨居的寂寞,為了達到「全然的安靜」,透過文字將自己的遺憾轉換為一篇又一篇炙熱且細膩的故事。

在解除一段短暫的婚約後,為了支付自己的心理諮商費,在聖誕節的購物旺季,海史密斯到紐約市的Bloomingdale's百貨公司打工。這短暫的工作經驗,讓她寫出了同志文學的經典著作《鹽的代價》,後來翻拍成電影《因為愛妳》,勾勒一名在百貨公司工作的年輕女子愛上有夫之婦的故事。

與其說《鹽的代價》是第一部有「圓滿結局」的同志小說,它更是關於年輕女性對於自我的性向探索。書中的年輕女子泰瑞莎,從仰望謎樣的有夫之婦卡蘿,直到全然地愛上她,卻遇到無法迴避的社會因素而分開,經歷過自我成長的過程又再度相遇的故事。在紀錄片中,記者問海史密斯,她是否是有意識地安排這個正向的結局?她說,是的,無論她們最終會不會在一起,至少她們有嘗試想要一起有個未來。

這個嘗試,與能夠想像未來「可能性」的勇氣,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何其重要。海史密斯曾說:「能相遇的都是活下來的人。」海史密斯的大膽,除了她對自己人生的開放想像與不害怕嘗試愛情,也包含她能敏感察覺「罪惡感」的存在如何影響個體的決定。

正由於海史密斯的書寫關注人的執念與原生慾望,因此創作題材經常環繞於性愛、犯罪與死亡的情節。她富饒興味地表示:「正因無法完全了解謀殺,所以才感興趣。」

某種程度上,她筆下的角色都是能夠遊走在道德邊際的人。最明顯的即是擁有多重身分的連續殺人犯雷普利,他能夠執行自己的慾望而毫無牽絆,不需抱持著歉意活下去。而《鹽的代價》中的卡蘿,則是違背異性戀常規化的束縛,以及親權的勒索,選擇追尋自己所愛。這兩個事件當然無法直接類比,但我們彷彿可以體會到海史密斯性格以及書寫的核心:她寧願透露出兇殘的仇恨與越軌的慾望,也不願受制於世俗道德的枷鎖而過著平凡無奇的一生。

海史密斯在她1947年的日記中寫道:「讓所有惡魔、慾望的魔力、激情的熾烈、貪婪的渴求、嫉妒的眼光、愛意的蔓延、憎恨的情緒、奇特的渴望,以及如鬼魅般抑或是現實中的敵人們,那我與之持續搏鬥的回憶戰場——願它們永不賜我寧靜。」無庸置疑,即使是在同志的書寫已經遍地開花的當代,若海史密斯健在,她的作品依舊會持續保有爭議性,因為她對於人性能經驗的情感範疇的探索,毫不妥協,也不畏懼。

《日麗》:時間碎片中的酷兒悼念

———你離開後我以你的方式記憶你。

Aftersun. 2023. Directed by Charlotte Wells.

《日麗》(Aftersun)從家庭錄影帶的畫面帶入九零年代初期的飽和色塊與粗糙質地。電影中的兩位主角,31歲的卡倫與11歲的蘇菲,一對年紀過於相近、情緒與互動微妙的父女,看似在土耳其過著慵懶的夏日假期,但在海水與泳池拼湊出各式各樣的湛藍之下,隱隱約約透露著深海般厚重的抑鬱。

他們究竟面臨了什麼挑戰?兩人之間的情緒張力源自於什麼事件?在度假海岸輕快的九零年代英國搖滾之下,蘇格蘭的導演夏洛特威爾斯(Charlotte Wells)透過碎片式卻細膩的影像的拼湊,從頭到尾用細膩的影像敘事手法,不斷讓觀眾維持一種低頻率的焦慮和不安。我們只從簡短的對話裡得知,這對父女平日並沒有生活在一起,而這一趟旅行,即有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的相見。

在11歲的蘇菲的視角中,她尚未理解爸爸或自己的家庭與他人的不同,只透過天真的提問表達她的疑慮:「為何你會在電話中對媽媽說『love you』?你們又沒有結婚。」蘇菲也還未理解她自己與眾人的不同,默默看著度假村裡在泳池中嬉鬧曖昧的男女,保留著一絲好奇與抽離。她看不懂爸爸的悲傷,但記得爸爸的生日,悄悄要求其他旅人在數到三後一起大聲唱歌為爸爸慶生,卻換來卡倫的一臉錯愕。卡倫是這麼說:「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活過三十歲。」

一晚,卡倫突然從蘇菲身旁消失,我們從平靜的淡藍海岸轉變為暗黑的海浪感覺到電影的死亡隱喻,沒有人看得清楚卡倫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否曾試圖走入海中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下一幕我們看見他裸身躺在旅館的床上,找不到爸爸的蘇菲,繞了一圈終於向櫃檯拿到鑰匙,進門,默默地為卡倫蓋上棉被。她無法完全理解爸爸的世界,但透過在陽光離開後的微弱畫面線索:旅店角落親吻彼此的男子,在陽台抽著菸默默獨舞的卡倫、不顧一切想要離開家鄉的他,以及卡倫身上莫名得來的傷口,她感受到——以她11歲的視角——卡倫的酷兒隱喻。

威爾斯導演敘事親情的方式甚至比戀人還得讓人感到心碎。我們在烈日下也感受到父女間溫馨的瞬間,比如卡倫教導蘇菲防身術、在泥巴浴中互相塗抹肌膚,告訴她太極的奧妙。在看似平淡的劇情敘述中,不時穿插著已經成人蘇菲的畫面。31歲的蘇菲,已經有了自己的同性伴侶與家庭,她在記憶的舞池中找到當年31歲的卡倫,設法穿越人群與音樂擁抱他。是在這一刻,蘇菲才真正理解二十年前她與父親片段情感的細節與意義,也才懂得,卡倫對她的溫柔:「我想要妳知道妳可以告訴我任何事。」

《日麗》完全以電影擅長的形式呈現了一段酷兒的親情以及悼念的形式,而非以身份認同的劇本去陳述電影的主要議題。英文劇名Aftersun,所代表的即是在曝曬過度後舒緩肌膚的乳液,導演不斷用音樂以及影像提醒我們時間的環狀性。也許在2023年的現在,我們已經準備好足夠的情感厚度,去重新面對九零年代那些尚未被細膩整理的酷兒創傷以及未完成的親情。

整場電影的畫面受到隨蘇菲與卡倫兩人情緒的浪潮所驅使,有時推進,有時倒退,而非跟隨直線的劇情或者對白前進。成人蘇菲透過DV回看這段父女旅行的畫面,更使得記憶與真實的界線變得模糊,而這即是酷兒哀悼的方式:失去你的那段記憶,成就了我的一部分,在我的緬懷之中,你也不斷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如此綿密地延續下去。


【影評】小丑、白人性與白人傷痛|Joker, Whiteness, and White Pain

"Joker | Fanart" by Gerardo Lisanti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Joker | Fanart" by Gerardo Lisanti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終於看了Joker所以能閱讀他人的影評,不意外地多數人強調電影中刻畫的跨世代創傷、精神疾病與霸凌的議題。但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其實是Joker對於whiteness(白人性/白人化)的呈現——即使這可能不是導演的本意,但種族的階級化卻在電影中城市隔離的安排上,以及男主角Arthur Fleck和非裔社工師的對話中清晰表明:「他們不會理睬我們這種人的。」

Arthur從一個不斷被周遭人霸凌、具有社會化困難的低階中年白人男子,每次將白漆塗上臉時便彷彿得到重生。這樣的重生一開始對他可能只是一個作為表演者的吃飯工具,但在謀殺事件後,他塗白漆的儀式卻讓他成為另一個角色:白人性作為社會之惡的體現,特別是電影中七〇年代美國的社會福利減縮和貧富不均,人與人間的冷漠和暴力,如何將一個「人」轉化為「魔」,而這個魔鬼,就是白人性的起始。換句話說,白人性的暴力即是種族化資本的相對面。

Joker白人性的performativity,在他上電視參與名人脫口秀前最為清晰,他甚至將白漆畫上舌頭——literally swallowing whiteness to make it his own。當然這樣的本質化最後是失敗的,白漆不斷掉落、溶解,Joker的"white paint"/"white pain"卻成為一種民粹主義的追隨。這場看似「仇富」的運動是沒有明確政治意義的,就像是白人性在現今社會體現的問題,白人男性(電影中的反抗主體)對於社會不正義的不滿、階級提升的挫敗和妄想(Arthur母親),因為缺少全球物質面對於階級、種族、性別等等全面性的批判,終究只能成為一種隨機暴力的宣洩,與一場自我嘲弄。 Joker沒有要成為什麼時代的英雄,他反應了人性給予自己最大的傷害,經由世代、家庭不斷重複,像是許多後殖民思想家警告過的,白人性從整個啟蒙運動開始試圖將自身提升作為humanity的常規,但造成了多少次戰爭、種族屠殺、環境迫害,註定要成為一場兩敗俱傷的笑話——卻要讓種族的他者共同承擔。

The most surprising effect of Joker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whiteness, even though this may not be the intention of the director. However, the racial segregation of the city and conversations between Arthur Fleck and the black social worker are the most telling about the racial themes, when she tells Arthur: “They don’t care about people like us.”

Arthur as a victim of constant bullying, a person with difficulty of socializing due to his mental illness, and a working-class white man, gets “transformed” when he paints his face white. In the beginning, the white face may only be part of the job of being a performer, but after his murders, the ritual of painting his face white makes him someone other than himself: that is, we get to see how whiteness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ocial ill, something bigger than Arthur himself. The critique in the film is quite clear here, the state’s neoliberal disinvestment on social services and increase of class inequality, the distancing of social interaction, transforms the subject from a “person” to a “monster,” and this monster, is the formation of whiteness itself, the mirror image of racial capitalism and its violence.

The performativity of Joker’s whiteness gets quite literal right before he goes onto the talk show, where he literally tries to swallow whiteness to make it his own. However, such embodiment turns out to be a failure as the paint constantly drips and falls off, yet the "white paint"/"white pain" is taken on as a symbol of the emergent populist movement in the city. The “Kill the Rich” movement has no actual political contents, just like the effects of whiteness today, particularly, white masculinity (the protest subject in the movie), though fueled with feelings of disfranchisement and abandonment by social inequalities, the failure and even psychopathic delusion of class advancement (Author’s mom) -- only turn into random acts of violence and destruction and self-mimicries , due to the profound lack of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global effects of race, gender, class, etc.

After all, Joker doesn’t want to be a hero or an anti-hero, he only reflects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ity on itself, through intergenerational trauma and relational abuse. This is something that postcolonial theorists have warned us many times already - whiteness attempts to make itself real and elevate itself as the norm of humanity, yet it has caused numerous wars and meaningless deaths, and inevitably turning into a mutually destructive joke — that it forces all the racial Other to bear nonetheless.

Source: https://ccsearch.creativecommons.org/photo...

《丹麥女孩》:什麼時候我們能有不再是關於異性戀或順性別的酷兒電影?

改編自作家大衛埃伯肖夫真人傳記小說的《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描寫跨性先驅Lili Elbe於二十世紀初挑戰性別醫學疆界的故事。隨著性別議題越來越受到主流電影市場的關注,跨性議題也步入好萊塢的主舞臺。然而,如同初次打進主流的任何弱勢議題,丹麥女孩的故事的論述層次稍顯淺薄。雖說主角Einar Wegener的妻子Gerda Wegener從無法接受其性別認同直到成為她手術過程中的唯一依靠,那一路陪伴Einar/Elbe實驗性別的過程令人揪心,但他們似乎存在於一個太過單純的二十世紀初歐洲浪漫意象,世界之中只有Elbe美麗的服飾與唇膏,對於跨性別在當時社會的處境,僅以輕描淡寫帶過。

很難不希望《丹麥女孩》能是一部更好的電影,畢竟是第一部由奧斯卡影帝艾迪.瑞德曼演出,無論卡司或製片規格,都該有水準之上表現的跨性議題電影。哥本哈根遼闊寧靜的城市意象,與奢華的巴黎藝術圈成為故事中唯一的時代背景,導演Tom Hooper使用大量特寫鏡頭以強調瑞德曼演技的手法,似乎一如他如何處理主角Einar/Elbe定位的敘事方式:她的性別鬥爭是屬於自己的,是關乎於個人「靈魂」的追求,無須與當時的社會脈絡有所牽連。著重於刻劃單一角色的結果,即是未能連結到兩次大戰間因社會結構劇烈轉變,所形成的非傳統性別氛圍。

跨性別美學化的再呈現,隨著《丹麥女孩》的上映,渲染起不同層面的爭議,瑞德曼不久前被轉傳至Twitter的BBC受訪片段即是一例,他曾言:「自我們製作《丹麥女孩》後,跨性議題終能浮上檯面,這真是一項太美好的成就了。」此話一出,引發眾多跨性別運動人士的不滿,畢竟跨性運動已存在好幾十年了,跨性議題之所以能曝光,可不單只是《丹麥女孩》或者瑞德曼的個人功勞。許多跨性運動者亦指出,即使近年來有越來越多跨性作品的產出,但多數都是由順性別(cisgender/非跨性)演員來詮釋跨性角色,出櫃的有色人種跨性演員,反而無法取得角色機會。好比《鐵窗紅顏|Orange is the New Black》中的非裔跨性演員Laverne Cox,便曾公開她即使收到與跨性相關的角色邀請,多半都是刻板印象下的恐跨產物。若影視圈仍只能接受順性別的白人男性出任華麗的歐洲跨性角色,並持續讓有色人種的跨性演員演出B級、被貶低的配角,那麼我們仍是處在一個恐同、恐跨性,並且種族歧視的電影產業。

此外,瑞德曼的言論,亦更加凸顯《丹麥女孩》在這個時間點出現於歐美性別政治脈絡的「不合時宜」:第一,它再次驗證「跨性的再呈現」如何藉由抹去國家對於跨性有色人種的暴力以進入市場;第二,性別的越界只有在不違背主流美學價值觀的前提下才能被公眾接受。在Black Lives Matter此運動(反抗美國警察對於非裔不對等執法暴力)持續升級的同時,運動者更指出,跨性有色人種在面臨警察質詢時,時常需遭受相較白人順性別者高出六倍以上的肢體暴力。我們當然不能期待《丹麥女孩》這部電影能解決任何實質上的有色人種跨性困境,但在這個時間點讓它成為主流跨性議題的風向球,必須考慮它洗白其他更緊急跨性議題的企圖。另外,相較於2005年上映的《窈窕老爸|Transamerica》,或者2014年亞馬遜網路上映的電視劇《透明家庭|Transparent》探討關於跨性親職的出櫃與老年生活問題,《丹麥女孩》顯得太過不食人間煙火,連一場真實發生過的悲劇也被詮釋得那麼絕美。

近幾年來,好萊塢產出與酷兒及性別角色相關的電影看似豐收,卻使人感覺其多數皆屬美國影評家Kyle Buchanan所言:「為異性戀設計的同志影片。」《扣押幸福|Freeheld》的主角雖是艾倫佩姬與茱莉安摩爾所飾演的女同志情侶,但更多是關於她們男異性戀友人警官的個人成長;《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right》凸顯女同志後代尋找自己生父的故事;而《丹麥女孩》中,最深刻的角色其實是飾演Einar/Elbe妻子Gerda的Alicia Vikander,透過Gerda的角色,劇本敘事著重的是面對伴侶決定變性後的情感賠償,卻非Elbe這個角色的力量或者性格的層次。

距離跨性先驅Lili Elbe的時代已有一個世紀,我們對於性別的認知不再侷限於「女性=子宮」(當時Elbe所進行的第二項手術即是子宮植入)或「男性=陰莖」。二戰後合成賀爾蒙的普及使用,使得跨性成為一個更加可行並多樣的程序:在美國,多數的女跨男只進行施打男性賀爾蒙與男性胸部重建手術(俗稱的"Top Surgery"),而男跨女的手術不再包含過度侵入性的子宮移入手術,但不變的是,我們對於男/女性別外表美化的要求。好萊塢的曝光解救不了酷兒對於身體與性別的焦慮,只能不斷地加強”queerness is only cool when it looks good”的矛盾。我們還需要更多酷兒與性別的故事,那些不再繞著「出櫃」、「變性心路歷程」、或者是拍來「解救異性戀與順性別潛藏罪惡感」的故事。

原文刊登於《掌櫃誌》